13318818734
广州废硫酸回收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应综合考虑生产规模、生产原料、生产工艺、厂区内危险物质量、符合产业政策情况、清洁生产水平、厂址环境敏感性以及环境风险管理和事故管理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一个基于这些要素构建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框架:
一、内因性指标评估
生产规模:
评估废硫酸回收企业的年生产量,将其划分为大、中、小三个等级。生产规模越大,其化学危险品在线量越大,环境风险后果可能越严重。
生产原料:
分析企业使用的废硫酸来源及其质量,特别是其中有害物质(如砷、氟、铅等)的含量。原料中有害物质含量越高,生产中排出的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越大。
生产工艺:
评估企业采用的废硫酸回收工艺是否先进、成熟,是否能够有效降低环境风险。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工艺技术。
厂区内危险物质量:
若企业厂区内危险物质量大于《GB18218-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》中规定的临界量,则构成重大风险源,需重点评估其安全风险。
符合产业政策情况:
评估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,是否采用或使用国家已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。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可能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。
清洁生产水平:
根据《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(试行)》等标准,评估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。清洁生产水平越高,风险越低。
二、厂址环境敏感性评估
是否位于重点流域:
若企业厂址位于巢湖、太湖、滇池等重点流域地区,其环境风险水平可能高于非重点流域地区的企业。
是否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:
若企业排污口下游一定范围内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,其环境风险显著增大。
是否位于二氧化硫或酸雨污染严重区域:
若企业位于二氧化硫或酸雨污染严重区域,其环境风险水平可能高于其他区域的企业。
是否位于城镇主导上风向:
若企业位于城镇主导上风向一定范围内,其环境风险水平可能高于其他区域的企业。
是否位于工业园区内:
位于专业化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,因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整,其环境风险水平可能低于工业园区外的企业。
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有人口密集区:
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有居民区、学校、医院等人口密集区,其环境风险水平可能高于相应距离内无人口密集区的企业。
三、外因性指标评估
环境风险管理:
评估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,包括综合管理、危险化学品管理、重大危险源管理、生产设备检修管理等方面。
事故管理:
评估企业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准备、事故应急物质管理、事故处理总结等方面,以判断其事故管理能力。
四、综合评估与风险等级划分
综合评估:
结合内因性指标、厂址环境敏感性指标和外因性指标的评估结果,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。
风险等级划分:
根据综合评估结果,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,如一级(风险较高)、二级(一般风险)、三级(风险较低)等。
应对措施:
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,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,如加强监管、要求整改、限制生产等,以降低环境风险。